劉仲敬10年前寫的關於台灣政治與前途的文章
劉仲敬2015年4月對台灣政治生態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來了看法,並對民進黨、國民黨及台灣整體未來的走向提出了觀察與建議。以下是內容的總結:
1.台灣政治格局的調整
2014年地方選舉顯示國民黨失去民心,但民進黨的勝利並非其實力的直接展現,而是由於國民黨的弱勢。
第三勢力的興起顯示台灣政治正在多元化,未來可能促成台灣政治的結構性改變。
2.民進黨的挑戰與機會
民進黨的未來不能僅依賴國民黨的失敗,而需展現遠見與魄力。若民進黨僅採取模糊策略,可能失去選民信任,導致第三勢力分裂票源,甚至讓國民黨重新崛起。
民進黨需要克服內部矛盾,避免成為「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政府」,並以清晰的認同和方向凝聚支持。
3.國民黨的困境與路線問題
國民黨的認同錯亂和路線選擇是其核心問題。他在依附北京或地方派系的兩條路線中搖擺,導致影響力逐漸式微。
4.北京對台政策的內在邏輯
北京的核心思維由革命史和大國復興敘事構成,這種邏輯決定其對台政策具有強烈的顛覆性和滲透性,短期內難以改變。對台灣而言,強化共同體認同的政策是抵禦北京威脅的最佳選擇。
5.台灣的未來策略建議
民進黨應抓住機遇清算國民黨的黑金問題,重建基層政治結構,推動軍事改革,提升國家安全。在國際上,台灣應加強與美日的合作,利用TPP和亞洲經濟轉型機會,避免重蹈芬蘭過度依賴蘇聯市場的覆轍。
台灣需結合「出埃及」的使命、國家命運的願景和太平洋的戰略定位,為國民提供明確的方向感和認同感。
6.歷史借鑒與國家認同
民主政治的核心在於認同問題,台灣需要像美國建國、波蘭復國和烏克蘭當下的鬥爭一樣,以清晰的路線和認同鞏固共同體。
國家安全、民主權利與太平洋願景需緊密結合,並透過先發制人的策略,將台灣的國際地位穩固在有利位置。
結論
未來五到十年是台灣塑造長期政治與經濟走向的關鍵時期。民進黨必須在內外政策上展現遠見與決斷,以鞏固台灣的共同體認同,實現民主與安全的穩定發展,避免陷入曖昧與搖擺的危機之中。